营养成分

含川乌头的菜谱

川乌头

  • 原料别名: 鹅儿花、铁花、五毒、乌头、乌喙、奚毒、即子、毒公、耿子、川乌

    原料分类: 药食两用食物

    使用提示: 内服

原料介绍:

川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(母根)。乌头为多年生草本,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,分布于辽宁南部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省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主要栽培中于四川。
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茎叶,摘取桂冠下子根(附子),取主根(川乌头),去净须根、泥土,晒干。
川乌头为不规则圆锥形,稍弯曲,顶端常有残茎,中部多向一侧膨大,长2至7.5厘米,直径1.2至 2.5厘米。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,皱缩,有瘤状侧根及子根痕,质坚实,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, 形成层环多角形,气微,味辛辣,麻舌。以饱满,质坚实,断面色白者为佳。

食物相克:

川乌头反半夏、瓜蒌、川贝母、浙贝母、白蔹、白及,恶藜芦,忌豉汁。

制作指导:

1. 内服须炮制后用;入汤剂应先煎1至2小时,以减低其毒性。
2. 风寒湿痹,骨节疼痛,寒湿盛而痛甚者,可与防风、羌活,威灵仙等配伍。
3. 寒湿分袭,骨节疼痛,不可屈伸者,可与麻黄、芍药等配用。
4. 寒瘀血留滞经颖,肢体筋脉挛痛,关节屈伸不利,日久不愈者,可与草乌头、地龙、乳香等同用。

食疗作用:

川乌头味辛、苦,性热;有大毒;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;毒烈升散;
具有祛风除湿,温经散寒,行瘀止痛的功效;
主治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,肢体麻木,半身不遂,心腹冷痛,寒疝作痛,麻醉止痛,阴疽肿毒。

其它相关:

川乌头形如乌鸟之头,又以川产者为优,故名川乌头。陶约景曰:“形似乌鸟之头,故谓之乌头。”《纲目》云:“出彰明者,取出附子之母,今昔对比人谓之川乌头。”

备注:

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,分为生川乌、制川乌。
生川乌即是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茎,洗净,捞出,干燥便可。生川乌有毒,一般多外用。
制川乌取即净川乌,大小个分开,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,取出,置锅内,加水煮沸4至6小时或置蒸笼内蒸6至8小时,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,口尝微有麻舌感时,取出,晾至六成干,切厚片,干燥便可。每次1.5~3克,宜先煎、久煎。
炮制后的药材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生川乌按毒性中药专管。

川乌头